心安处,是家乡
无锡市新吴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、万江
5月,窗外怒放的金鸡菊如海连天。满目金黄、满心欢喜的某天早晨,一部《行走无锡》的书稿出现在我办公桌上。
作者名字有点陌生:方长荣。
新吴区文联甫成立一年有余,眼见越来越多的艺术人才、文化学者、文学爱好者从各个街道、社区,不同单位、岗位,各种职业、身份,由星散而汇聚,于我,深感荣幸。亦如方长荣先生虽素未谋面,然拜读书稿之后竟是心潮澎拜。
方先生是一名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,高级工程师、建造师,与水泥钢筋打交道多年。起笔于不惑之年,仅五年时间就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四百余篇,并出版了二本散文集和一本民间故事集,还被吸收为江苏散文学会、江苏作家协会、天津散文研究会、西部散文学会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其超拔向上的勤奋与坚持令人生佩。
在《我的第二故乡》文中读到方先生的坎坷,事业曾颇有建树却又跌到低谷,起起落落、走南闯北,他没有颓废而是逆境求存,走安徽、奔广东、回江苏一路风尘以笔解忧,成就了不俗创作之绩,个中甘苦非是常人所能体会。
无锡湖山真意、市廛锦绣、百业繁荣、经济发达,素有“太湖明珠”美誉,她涌动着一股内在的气韵和力量,彰显着一种独特的个性与魅力。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这些得天独厚的山水地理和勤劳朴实的创业精神,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,留下了丰厚的文化沉淀。这里人文荟萃、群星灿烂,风流人物层出不穷。
两年前,他成为一名新无锡人,游子的脚步旅人的心,就此安静下来。两年来,无锡的山山水水给予他巨大的创作能量,他在这个富饶的文学生成空间里,恣意遨游,纵情挥洒,用个体的社会流动视角源源描绘着这方水土的时代记忆,这60余篇关于无锡的文章,不但能了解这座千年古城蕴藏的丰富历史文化和怡人山水风光,更能看出作者匠心独具、用心行走和生花文笔。
他的笔端有古今交织的宏阔回响,这本散文集最为可贵处在于历史、人文、名胜高度有机结合,风景之中读历史,历史之中看人物,人物背后有故事,故事之外学知识,运用轻松直白且稍带诙谐的叙述策略,将地理、历史、自然、民俗等地情印象缝合起来,每一篇都文趣自然。
他的笔端有山水风光的旖旎绮丽,无锡是太湖佳绝处、江南锦绣地,十八湾、鼋头渚、红沙湾、雪浪山、鸿山、胶山、阳山……他在行走中捕捉四季的秀色、追忆似水的流年,以个体的审美经验记录对湖光山色的视听感受,把对第二故乡山水草木的深情融化在生命体验的惊喜中,于是每每可见字里行间流淌出一股赤子般的新奇和童真。
他的笔端有江南风物的殊丽别致,“当我们在讨论江南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”?《无锡城里的桑葚树》一文给我印象很深,街边路角的绿化树,都已只道是寻常,司空见惯不以为然。可是他用心记取下来了,一棵寻常花木、一个僻落小镇、一口特产小吃,带着他的情感体验触发了我的重新审视,其实这就是我们生于斯、长于斯的江南,可是却被我们自己忽略了。
心安处是家乡。
因为热爱,所以行走,所以书写。
《行走无锡》是一本文学性的散文集,文字里有欢喜的宁静,有豁达的乐观,有饱满的真挚,有浓郁的生活气,又是一本实用型的旅游指南,周全囊括了无锡的风景名胜、古迹遗踪。希望方先生以此为源泉,笔耕不辍、华章日新,多出佳作、再出精品,赓续吴地文脉,为文化长河增添灿烂星辉!
是为序。
(本文作者现为无锡市新吴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、区作家协会主席。)
编辑:曲双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