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挥毫泼墨绘丹青,鹏城兰乔谱新曲
岭南形胜,珠嵌淼海。神韵孕于鹏城,馥洇四野而诞宝安;紫气凝于兰乔,登园以四望兮,碧水蓝天,苍翠蔽日,华实盈野,人文阜盛。四周各种树木郁郁葱葱,枝繁叶茂,到处绿意盎然。各种小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,给酷热的夏季带来了些许不一样的清凉。扑面而来各种浓郁的人文气息充满于整个空间,静怡、舒适、温馨的环境。不时可见行人穿梭其中,有的在凉亭纳凉、散步,所有出、入的人都彬彬有礼,修养得到完美的体现。音乐、美学、形体得以返璞归真成为独立的个性存在,追求无我,而生其心。具有颠覆性、创造性,认知超乎想象,源自于年轻时为了事业而放弃爱好的一种完美诠释。
昨天,去兰乔拜访王姨家,王秀芳是我人生不可多得的贵人之一。在她们身上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太多,是一种风向标,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将会受益无穷。怀瑾握瑜嘉言懿行,在内心深处,都有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向往,保持一种无法耗尽的态度、耐性。在她的画室书香味十足,正在指导小外孙习字。随处可见的绘画、书法比比皆是,细微之处皆学问。感受到一种对艺术的信仰、力量,特别是当下,让我深深的惊讶、震撼。
王秀芳早年和丈夫响应国家号召,背井离乡从遥远的北方来到深圳,发展自己的事业,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。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,是第一批打破“铁饭碗”成为吃“螃蟹”的下海人。做出这种决定,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、自信。以至于为事业而把自己喜好搁置,否则,极有可能在画坛拥有一席之地。现在,退休赋闲在家,真正的退而不休,重拾画笔,练习书画,给处于晚年的自己重拾年轻心态,有爱好,追求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:“只想把每天过的阳光、充实一些,老有所乐,老有所为,其乐融融。”练字习画,已成为一种自觉的模式,不是简单的修身养性,而是一种骨子里对于艺术的完美敬畏之心。苍穹之下看鹏城风情,领略她的写意山水。工笔画法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夫,主要看能否在缜密而完善的中国传统绘画脉络中,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理念、语言与审美图式,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传统,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,就是漫长的系统工程,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、打磨。
人生活在世界上,面对的首先是自身,关于心理、认识、生活等,然后才是身边的人和社会,绘画是生活之外的生活,是对生活的弥补。艺术使她恢复对生活的感觉、感动、遐想,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在长期的绘画探索中,对于色彩、线条、布局的运用,就和平时日积月累的生活息息相关,密不可分。王秀芳始终抱以坚定的信仰和对于艺术精益求精的不懈探索,觉得学习使她快乐、成长、充实。这就来源于人的本性,不甘于平庸,哪怕每天进步一点,尽管对于自己是微不足道,旷日持久,也是一种突破与肯定。她的写意花鸟虫鱼采取虚实互补,疏密有度,博百家之长,厚积薄发,赋予新的艺术内涵。不仅仅有展现意象笔墨之美,“以形传神”更有精、气、神的糅合与淬炼,升华浓缩为艺术的诠释,举手投足之间,彰显非凡的造诣。鱼的眼传神,不同的静默空间下,所独有的思维意识,惟妙惟肖的展现三维立体的画面,给人以无暇想象的思维空间。
王秀芳坚守着自己的爱好,并趋向于绘画就是对美的追求,因为美无处不在,她更善于发现和展示。在自己的艺术殿堂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本来就是一种幸福,用饱满的创作激情,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美以定格,把昙花一现的美用平常心完美的再现。用雄浑、色彩、厚重的笔墨图式,勾勒出清新、含蓄、凝练的笔墨语言、线条,将鹏城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象,地域风情,纵情于画笔纸上,构筑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,足见非凡的功底。深圳的山水不同于北方山水的苍茫厚重,也有别于南方山水的精致秀丽,莲花山的花卉园林别具一格是一道浓得化不开的绿,甘坑小镇古朴的建筑是不可多得的乡愁。美景就需要慧眼去发现,呈现在大众视野,就需要时间去打捞,让线条的经纬去组合出具有时代写真的风水田园画,让美以更新、精、绝的面目惊艳。
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来表现深圳的风情,是一种传承,这对任何画家都是一个挑战。需要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独到的笔墨语言,才能表现出符合自己特色的风光和美景。标新立异,玉汝于成,从王秀芳的字里行间透析着文化符号及艺术元素,大道至简。愿她自带光环,成为追光的人,以更多的画演绎出对生活的态度、热爱,在艺术的道路上持之以恒,更上一层楼,相信不远的将来,以日渐成熟的画作呈现在世人面前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作者简介
王伟,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中国诗歌学会会员、深圳作家协会会员、深圳福田作家协会会员、深圳文学学会会员。在《陕西日报》刊登“农民难当”引起反响,有作品发表于《今古传奇》、《名家名作》、《奔流》、《中华文学》、《鸭绿江》、《人民作家》、《陕西广播电视报》、《火花》、《中国诗歌报》、《叁花》、《法制周报》、《莲花山》等各级报刊发表小说、散文数百篇。小说“驻村干部”获得“经典杯”华人文学大赛小说类二等奖,“故乡”获得《中华文学》2020年度全国优秀散文二等奖,“划旱船”获得《中山日报》“中山一家亲”优秀奖;散文“深圳打工”获得“莲花山”杯征文优秀奖。
编辑:曲双云